《空山鸟语》 刘天华作曲 

刘天华 

乐曲解说:
乐曲标题用了唐代王维诗句「空山不见人」之意。乐曲以拟声手法模拟百鸟啁啾声。引子犹如山林召唤,空谷回声,简单数笔就描绘出题意幽邃、深远、静穆的意境,令人神往。接着,非常活耀的旋律进行,作为「人」的形象出现,在全曲贯串始终,时而单独出现,时而与鸟鸣相结合,宛若自然景色给予「人」的清新愉悦心情和自由自在的鸟语交融结合。乐曲中对鸟语的描摹已深深地渗透了作者的感情,乐曲的造型性和抒情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音乐优美声动,富有情趣。

录音纪录:
1963年中国上海之春比赛可能实况录音
1963年于中国上海第一次录音,独奏
1981年于中国上海第二次录音,独奏
1996年于中国上海第三次录音,独奏
1998年于中国上海录像,独奏
2001年于中国北京第四次录音,独奏

 

 


《春诗》 钟义良1956年作曲
 

乐曲解说:
春之诗,孕育于雨露滋润的沃土;
春之诗,萌发于播种着爱情的绿原。
由四个乐段组成。扬琴奏出了自由明亮的引子后,第一乐段二胡旋 律在散板而跌宕的的节奏中表现出冬去春来,万象更新的意境;第 二段慢板,歌唱性的主题洋溢着赞美春天的诗意,扬琴的轮奏更造 成此起彼伏的效果;第三段转入六拍子,附点节奏增添了载歌载舞 的欢腾气氛;最后二胡清晰地奏出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句推向高潮; 乐曲在宽广而带诗意般的尾声中结束。

录音纪录:
1963年中国上海之春比赛可能实况录音,洪圣茂扬琴伴奏
1963年于中国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第一次录音 
1981年于中国上海第二次录音,丁言仪扬琴伴奏
1980年上叶于中国上海第三次录音,独奏
1988年10月于中国上海第四次录音,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1990年于中国上海第五次录音,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2004年2月9日于美国纽约第六次录音,李立群、闵小芬等小乐队伴奏

 

 


《病中吟》 刘天华作曲
 

乐曲解说:
此曲是刘天华先生的处女作,酝酿于1915年,初稿成于1918年,初 名《安适》,亦即「人生不知何所适从」之意。当时刘天华遭逢父丧, 又面临失业,遂于市集上购得一把廉价二胡,终日拉琴,聊以解忧。 他说:「《病中吟》不是生病的意思,而是心中苦闷如病,是苦闷之中 产生的歌。」乐曲倾诉了他内心的苦闷、彷徨、愤怒的情绪,同时反 映对人生奋斗的意志与抱负。

录音纪录:
1963年于中国上海第一次录音,独奏
1981年于中国上海第二次录音,独奏
1996年于中国上海第三次录音,独奏

乐海琴韵-病中吟(节录)

影片网址: http://youtu.be/DuC7o3rBwxU

 

 


《听松》 华彦钧作曲 (1950年由杨荫浏、曹安和录音、记谱,储师竹订指法)


华彦钧


储师竹

乐曲解说:
本曲是华彦钧(瞎子阿炳)传谱的三首二胡曲之一,又名《听宋》,> 作者通过松涛和对宋代民族英雄岳飞的赞颂,藉物咏怀,抒发他刚直 不阿的品格与爱国主义情操,以及对黑暗现实的愤怨和对新生活的向 往。

录音纪录:
1963年于中国上海第一次录音,独奏
1990年于中国上海第二次录音,独奏
2001年于中国北京第三次录音

《老贫农话家史》 闵惠芬、浦琦璋、王昌元、王铮编曲


(二胡、古筝三重奏)


王昌元

乐曲解说:
描述年老的贫农,诉说昔日生活在旧社会的种种苦况,及对新社会美 好生活的憧憬及期待。

首演纪录:
1965年5月9日闵惠芬于第六届"上海之春"首演。

录音纪录:
1965年于中国上海首次录音


《二泉映月》 华彦钧作曲 (1950年由杨荫浏、曹安和录音、记谱,储师竹订指法)


杨荫浏


曹安和

乐曲解说:
本曲是华彦钧(瞎子阿炳)传谱的三首二胡曲之一。此曲曲调委沉、真挚动人,充满着浓郁的江南风格,透露出劳动人民的质朴气息。乐曲以江苏无锡惠山胜景「天下第二泉」为题材,用《二泉映月》作为标题,通过"泉水"与"月色"藉景抒情,寓情于景,抒发自己一生饱经人间心酸的遭遇。

录音纪录:
1976年电影大型纪录片录音,交响乐团伴奏
1979年于中国上海第一次录音
1979年于中国广州第二次录音,丁言仪扬琴伴奏
1981年于中国上海第三次录音,独奏 
1987年11月12日于中国广州第四次录音,广州乐团合唱团伴唱
1990年于中国上海第五次录音,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1993年于中国上海第六次录音,丁言仪扬琴伴奏
1997年于中国广州实况录音、录像,陈群扬琴伴奏 
2000年11月13日于加拿大第七次录音,李丽君扬琴伴奏 
2006年于中国北京第八次录音,刘炬指挥中国电影交响乐团
2007年4月29日于中国北京实况录像,田超扬琴伴奏

乐海琴韵-二泉映月(节录)

影片网址: http://youtu.be/65mWOvwEL3s

 

 


《江河水》  黄海怀1962年根据双管《江河水》移植


黄海怀


演奏江河水之专注神情


吴素华

乐曲解说:
原为辽宁南部鼓吹乐曲。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由王石路、朱广庆、 朱长安、谷新善改编为双管独奏曲。全曲由引子和三个段落组成。第 一段旋律深沉悲愤,系由辽南鼓吹乐笙管曲曲牌《江河水》发展而来。 第二段由辽南鼓吹乐经常使用的一种“梢头” (又称“对句”、“浪 头”或“黄河套”,是演奏者即兴发挥的快板乐段)音乐素材演化而 成,与第一段形成对比,乐思宁静而深沉。第三段是第一段的再现, 从演奏的力度和速度上,更加突出悲愤的情绪。全曲以朴实、简练的 手法,表达了深刻的感情。后由黄海怀移植为二胡曲。

首演纪录:
吴素华于1963年“上海之春”音乐会首演,闵惠芬自1965 年起公开独奏。

录音纪录:
1973年中国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次录音、录像,丁言仪扬琴伴 奏
1975年于中国北京录像,收录于舞台纪录片《百花争艳》,丁国舜扬 琴伴奏
1979年于中国广州第二次录音,丁言仪扬琴伴奏
1980年于中国上海第三次录音,丁言仪扬琴伴奏
1991年于中国广州第四次录音,中国民乐家艺术团伴奏
1993年于中国上海第五次录音,丁言仪扬琴伴奏
1995年于苏联莫斯科第六次录音,张国勇指挥俄罗斯爱乐乐团
1995年于苏联莫斯科第七次录音,张国勇指挥俄罗斯爱乐乐团
1998年于中国上海音乐会录像,丁言仪扬琴伴奏
2000年11月13日于加拿大第八次录音,李丽君扬琴伴奏 
2002年于中国南京实况录像
2006年8月20日于台湾新竹实况录像
2007年4月30日于中国北京实况录像,田超扬琴伴奏

乐海琴韵-江河水(节录)

影片网址: http://youtu.be/C7KsyE0WAQc

乐海琴韵-江河水(节录)

影片网址: http://youtu.be/JvntfnXuYZ0

 

 


《喜送公粮》 顾武祥、孟津津1972年作曲
 

乐曲解说:
乐曲以生动朴实的音乐语言,描写丰收以后的农民,驾着满载粮食的 大车,喜气洋洋地向国家交售公粮的情景。大路上既有挑担、推车的 农民,又有满载丰收粮的马车、汽车,一派生机盎然、喜庆繁忙的景 象。乐曲中第121、122小节和第127、128小节为浙江婺剧音乐的特 征风格音型,特能表现出挑担的活泼与诙谐的动感形象。

录音纪录:
1973年于中国北京第一次录音
1979年于中国广州第二次录音,丁言仪扬琴伴奏
1980年于中国上海第三次录音,上海民族乐团小乐队伴奏

 

 


《忆江南》

(原名《长弓练习曲》)

  闵惠芬曲,1973年创作,1990年代正式命名为《忆江南》


张韶教授

乐曲解说: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云:「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 忆江南。」闵惠芬系江南人,故乡秀丽的山水,悠悠的水车,扑面的 稻香,时梦魂萦绕,常相忆情牵。 此首乐曲系闵惠芬于1973年赴北京参加音乐会演出,集训期间常向 中央音乐学院二胡前辈张韶教授请教,张教授希望闵惠芬能为 即将出版的《二胡练习曲集》贡献一首乐曲。作者综观全部之练习曲, 发现并无漫长弓之练习曲目,她回忆起自己儿时江南农村的情景-宁 静的村野,飞转的水车,悠扬的笛声,豪放的田歌…种种意境构成了 此曲。 此曲当时就被认为是一首音乐会练习曲,初无标题,构思设想具有清 丽的江南风格,有较大幅度的感情和力度的起伏。

录音纪录:
1990年于中国上海第一次录音,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红旗渠水绕太行》 闵惠芬、沈利群于1974年根据卢怡作曲《红旗渠》电影主题音乐编曲
 

乐曲解说:
1974年在巍巍太行山上修建的“人间天河”红旗渠通水,闵惠芬深 为河南省林县人民坚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所感动,看到电影《红旗渠》 通水时的欢腾场景,激情勃发,一夜之间写成此曲,后经作曲家沈利 群修订并配扬琴伴奏。该曲激情豪放,呈现出浓郁的河南风格。

首演纪录:
1974年闵惠芬于接待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访华音乐会首演

录音纪录:
1974年于中国北京首次录音
1979年于中国广州第二次录音,丁言仪扬琴伴奏

 

 


《赛马》 1959年黄海怀创作,1960年定稿;1974年7月沈利群改编


演奏赛马之神情

乐曲解说:
此曲是1963年第四届「上海之春」二胡比赛中的新作品。乐曲描绘 了内蒙草原节日赛马的热烈景象。全曲由三个乐段组成。第一段音乐 性格热情奔放,刻划赛马场上群马飞奔的沸腾场景;第二段曲调兴奋 昂扬,抒发了人们在节日里的欢乐之情;第三段再现了第一段主题, 热烈欢腾的赛马景象重现在听众眼前,乐曲中段的华彩极为精彩,音 调高亢书展,富有内蒙「长调」和马头琴的表演风格特征,充满激情, 富有特色的旋律,把人们引入辽阔草原的意境。

首演纪录:
黄海怀于1963年“上海之春”音乐会首演,闵惠芬自1974年演奏 沈利群改编3分14秒版本,1975年起演奏现今1分30秒版本。

录音纪录:
1974年于中国北京第一次录音,沈利群3分14秒版本
1975年于中国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舞台艺术片“百花争艳”,丁 国舜扬琴伴奏,沈利群1分24秒现今版本
1979年于中国广州第二次录音,丁言仪扬琴伴奏
1987年11月12日于中国广州第三次录音,瞿春泉指挥广州民族乐 团
1990年于中国上海第四次录音,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1995年于苏联莫斯科第五次录音,张国勇指挥俄罗斯爱乐乐团 
1998年于中国上海演出实况录像,闵乐康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1999年于中国上海第六次录音,姜小鹏指挥上海音乐学院青年管弦 乐团
2000年11月13日于加拿大第七次录音,李丽君扬琴伴奏
2002年1月20日于中国南京演出实况录像,闵乐康指挥江苏省歌舞 剧院交响乐团
2006年8月20日于台湾新竹演出实况录像,刘江滨指挥新竹市立青 少年国乐团
2007年3月9日于中国香港演出实况录音,阎惠昌指挥香港中乐团

乐海琴韵-赛马(节录)

影片网址: http://youtu.be/5BEGLkv4B6A

乐海琴韵-赛马(节录)

影片网址: http://youtu.be/ttYtDFn_e7E

 

 


《逍遥津》  1975年闵惠芬根据京剧同名唱腔移植改编


高庆奎


李慕良


向着名京胡演奏家李慕良学习

 

乐曲解说:
根据高庆奎同名京剧唱腔移植。剧情源于「三国演义」,讲汉 献帝见曹操权势日重,不安之余与伏后计议与孙权、刘备密约,内外 配合铲除操。不料事泄,操命人入宫杀死伏后…。该曲表现汉献帝遭 曹操逼宫,国破家亡、悲愤万分的心绪。 “取来歌里唱,胜向笛中吹”。闵惠芬提出“器乐唱腔化”,用种种 弓法指法,使二胡的声音与人声接近,增强表现力及感染力,追求形 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在曲中可体味出潜伏的危机,低沉的叹息,血泪 的恸哭,切齿忿恨,激愤的控诉,把京剧唱腔的神韵用二胡拉了出来。

首演纪录:
1982年闵惠芬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演出,李慕良京胡伴奏。

录音纪录:
1975年于中国北京第一次录音,尤继舜京胡伴奏
1990年12月于中国上海第二次录音,尤继舜京胡伴奏
2001年于中国北京第三次录音,李祖铭京胡伴奏
2004年2月9日于美国纽约第四次录音,刘振国京胡伴奏
2007年于中国上海第五次录音,尤继舜京胡伴奏

乐海琴韵-逍遥津(节录)

影片网址: http://youtu.be/cPf_c_AgKYE


《珠帘寨》 1975年闵惠芬根据余叔岩京剧同名唱腔移植改编


尤继舜


李祖铭

乐曲解说:
「昔日有个三大贤,刘关张结义在桃园。 金戈铁马共生死,忠烈精诚天下传。」 这歌颂桃园结义,精忠义勇的英雄豪杰的余叔岩京剧唱腔,用二胡 模拟拉奏,仍能把英雄们的豪情壮志,胸襟量度活现出来,同样模 仿京剧唱腔,但与逍遥津的风格截然不同,效果大异其趣。

首演纪录:
1990年代闵惠芬公开演出。

录音纪录:
1975年于中国北京第一次录音,李慕良京胡伴奏
1990年12月于中国上海第二次录音,尤继舜京胡伴奏
2001年于中国北京第三次录音,李祖铭京胡伴奏

乐海琴韵-珠帘寨(节录)

影片网址: http://youtu.be/H28Do0zgM-8

 

 


《卧龙吊孝》 1975年闵惠芬根据言菊朋京剧同名唱腔移植改编
 

乐曲解说:
独奏二胡运用繁多的弓指法技巧唯妙唯肖地表现出中国传统京剧音乐 艺术的神韵,刻画了三国时代军事家诸葛亮在吊唁周瑜时假戏真做, 声泪俱下的生动场面。

录音纪录:
1975年于中国北京第一次录音,尤继舜京胡伴奏

乐海琴韵-卧龙吊孝(节录)

影片网址: http://youtu.be/CmvOwwJNejc

 

 


《洪湖主题随想曲》 张静安、欧阳谦叔曲,闵惠芬1976年10月编曲
 

乐曲解说:
本曲以中国歌剧《洪湖赤卫队》的音乐主题和主要唱段《看天下劳苦 人民都解放》为主体。第一部分表现洪湖赤卫队女英雄韩英回忆苦难 的身世及对对故乡亲人的无限怀念的深情倾诉,第二部分展现洪湖苏 区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最后抒发女英雄誓为人民的解放贡献青春, 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崇高精神。

首演纪录:
1977年1月1日闵惠芬于上海文化广场首演,并连演六场。

获奖纪录:
1989年获“山城杯”中央电视台全国部分民族器乐电视大奖赛创作 优秀奖

录音纪录:
1979年于中国上海第一次录音,丁言仪扬琴伴奏 
1979年于中国广州第二次录音,丁言仪扬琴伴奏
1980年于中国上海第三次录音,丁言仪扬琴伴奏 
1980年上叶于中国上海第四次录音,独奏
1990年于中国上海第五次录音,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大乐队协 奏
2004年2月9日于美国纽约第六次录音,李立群扬琴伴奏
2006年于中国北京第七次录音,刘炬指挥中国电影交响乐团
2007年3月9日于中国香港实况演出录音,阎惠昌指挥香港中乐团

乐海琴韵-洪湖主题随想(节录)

影片网址: http://youtu.be/f2XMPrhpCHQ

 

 


《阳关三迭》 闵惠芬编曲、阿克俭配伴奏,1977年根据同名古琴曲改编
 

乐曲解说:
代诗人王维有一首千古流传的送别诗《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人根据该 诗谱成琴曲,连唱三遍,故称《阳关三迭》。二胡曲《阳关三迭》将 三迭合并,扩以华彩,吸取古琴和吟唱的特点,展现出二胡的韵味深 长,富于歌唱性的优点,深刻表现出古人送别友人时依依难舍的情意。

首演纪录:
1978年6月闵惠芬借调至「上海乐团」期间首演

录音纪录:
1979年于中国广州第一次录音,丁言仪扬琴伴奏
1980年于中国上海第二次录音,丁言仪扬琴伴奏 
1990年于中国广州第三次录音,丁言仪扬琴伴奏
1990年12月于中国上海第四次录音,丁言仪扬琴伴奏
2004年2月9日于美国纽约第五次录音,李立群扬琴伴奏
2006年于中国北京第六次录音,刘炬指挥中国电影交响乐团

乐海琴韵-阳关三迭(节录)

影片网址: http://youtu.be/K076bJED-Ys

 

 


《宝玉哭灵》 1979年闵惠芬根据越剧徐玉兰同名唱腔移植改编


徐玉兰


向着名越剧艺术家徐玉兰学习宝玉哭灵

乐曲解说:
该曲曲调高亢婉转,表现了贾宝玉得知心爱的林妹妹被封建势力摧残 至死的消息,五内俱焚,哭倒在地。在悲愤之时,又回忆起他和林妹 妹两小无猜,一往情深的过去。最后,快弓段落表现了他对封建大家 族的强烈抗争与最终的决裂。此曲改编创作过程中,闵惠芬曾得到表 演艺术家徐兰英女士和著名琴师李子川先生的亲自指导。
首演纪录:
1979年10月闵惠芬于浙江宁波首演

录音纪录:
1979年于中国南京第一次录音,上海民族乐团小乐队伴奏
1997年于中国上海第二次录音,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未发行)
2007年于中国北京第三次录音,刘炬指挥中国广播民族乐团

乐海琴韵-宝玉哭灵(节录)

影片网址: http://youtu.be/zBwmNaQeAdg

 

 


《拉兹之歌》 蒲琦璋、闵惠芬编曲

《流浪者》

乐曲解说:
是印度电影《流浪者》的主题曲,编者根据此音调,结合二胡 的演奏技法,表现出一种表面玩世不恭,实则痛苦无望的情绪。

录音纪录:
1979年于中国南京第一次录音,上海民族乐团小乐队伴奏

 

 


《樱花》  日本民歌,闵惠芬编曲
 

乐曲解说:
美丽的樱花梦魂萦绕,清雅的歌声沁人肺腑,音乐流动着幻想、赞美 与向往。

录音纪录:
1979年于中国南京第一次录音,丁言仪扬琴伴奏
1979年于中国广州第二次录音,丁言仪扬琴伴奏

 

 


二胡协奏曲《新婚别》 张晓峰作曲、朱晓谷配器,作于1980年


张晓峰作曲


朱晓谷


新婚别首演剧照

乐曲解说:
此曲是张晓峰与朱晓谷于1980年合作完成的一首大型二胡叙事曲。先由张晓峰完成二胡主旋律后,即交由作曲家朱晓谷编配成乐队,并由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闵惠芬担任二胡主奏,于上海首演;之后又由朱晓谷与闵惠芬二人对乐曲进行修改后定稿,80年代中期流传至台湾并引起乐坛的青睐。 乐曲以杜甫同名乐府诗为依据,叙述一对新婚夫妇在唐代安史之乱的不幸遭遇,少女送别被强行征兵丈夫的悲剧场面。乐曲分三部:

一、 迎亲—以姜白石歌曲《鬲溪梅令》为素材的主题,写乡间一位待 嫁少女的羞涩神态;在欢快热闹的迎亲鼓乐声后,二胡自由抒 展,细腻的演奏,与大提琴的对答,钢片琴的点缀如在新婚之夜, 水乳交融,温馨甜蜜。

二、 惊变—定音鼓的滚奏,以戏曲的乱锤节奏和二胡散板旋律交织一 起,有如风云突变;官吏深夜抓壮丁!二胡其后的“慢唱”恰似 哀号乞求,乐队十六分音符节奏“紧打”衬托,如惊慌万状;最 后二胡如泣如诉的散板表现了“夜久雨声绝,如闻泣幽咽”生离 死别在即。

三、 送别—缓慢节奏仿如沉重的脚步,而二胡则奏出新娘的哀叹:“暮 昏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最后 新娘目送丈夫的行伍逐渐离去…。

首演纪录:
1980年5月闵惠芬于中国上海第九届“上海之春”音乐会首演,1982 年起第三段「送别」297小节起演奏修改后版本。

录音纪录:
1980年5月于中国上海文化广场首次录音,上海民族乐团伴奏
1982年于中国上海第二次录音,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1982年于中国上海第三次录音,朱晓谷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1990年12月于中国上海第四次录音,夏飞云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1995年3月于苏联莫斯科第五次录音,张国勇指挥俄罗斯爱乐乐团

乐海琴韵-新婚别(节录)

影片网址: http://youtu.be/B9iW6uiPsSg

 

 


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 刘文金曲,创作于1980至1982年间


刘文金


阎惠昌


王永吉


张国勇


闵乐康


刘江滨

乐曲解说:
1978年刘文金随中国艺术团访问美国,见到纽约的联合国大厦休 息厅里,挂着一幅巨大的万里长城彩色壁毡,气势雄伟,光彩夺目, 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交织着创作欲望,使他回国后便开始构思创 作,并于1982年春天完稿。 乐曲共分四个带标题的乐章,其中第三、四乐章连续演奏。作品在创 作上吸收了我国戏曲、曲艺和古琴、琵琶音乐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时 代性和浓郁的民族风格,以三管制的管弦乐队协奏更显得气魄宽广宏 伟。

第一乐章︰关山行
在旷远的钟声和朦胧的三连音渐强的背景中,乐队奏出长城的主题, 宽广雄伟,贯穿全曲。然后独奏二胡演奏出深沉而庄重的旋律,犹如 诗人漫步关山,心潮起伏,时而赞叹,时而沉思。

第二乐章︰烽山操
主题急促,强劲而富有变化,恰似烽火连天,硝烟迷漫。乐队悲壮而 富有召唤力的音调和二胡刚柔相济的旋律,表现了中华儿女前扑后继 的斗争精神。

第三乐章︰忠魂祭
二胡主题由肃穆含蓄,如泣如诉,发展为激越自豪,铿锵有力;乐队 则以各种手法,时而造成古钟回荡的音响,时而模仿男中音的哼鸣, 如山川呼应,以增强肃穆悲壮的气氛。

第四乐章︰遥望篇
在乐队造成的富有幻想色彩和稳步迈进的背景中,二胡变化再现了第 一乐章的主题,意味深长;接着一段舞蹈性的旋律,使人豁然开朗。 最后的垛板节奏,具有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尾声变化再现了长城的 主题,激越而宽广。

首演纪录:
1982年5月15日闵惠芬于中国上海第十届“上海之春”音乐会首 演,1987年起第四乐章第28小节起演奏不重复。

获奖纪录:
1984年全国第三届民族音乐作品评奖第一名
录音纪录:1982年5月于中国上海中国唱片厂首次录音,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 乐团
1982年10月于中国北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剧场第二次录音,瞿 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1988年1月于中国广州第三次录音,阎惠昌指挥中央民族乐团
1992年11月于中国上海实况录像(第三、四乐章),王永吉 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1995年3月于苏联莫斯科第四次录音,张国勇指挥俄罗斯爱 乐乐团
2002年1月20日于中国南京实况录像(第三、四乐章),闵乐康指挥 江苏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
2006年8月20日于台湾新竹演出实况录像,刘江滨指挥新竹市立青 少年国乐团

(首演前与刘文金研究长城随想 刘文金长城随想原稿 复出后与阎惠昌合作长城随想

 乐海琴韵-长城随想第一乐章(节录)

影片网址: http://youtu.be/Zo-amnNmUM4

乐海琴韵-长城随想第二乐章(节录)

影片网址: http://youtu.be/8F_yT6MlGjo

乐海琴韵-长城随想第三乐章(节录)

影片网址: http://youtu.be/gjgQYGKCPS8

乐海琴韵-长城随想第四乐章(节录)

影片网址: http://youtu.be/zkj3rs3AfPk

 

 


《音诗-心曲》  闵惠芬、瞿春泉1986年元月曲,1990年代末司徒汉、郑惠武配合唱赵剑华


赵剑华


司徒汉


病榻中指导学生赵剑华

乐曲解说:
沈疴六载如梦魇,朝吟悲歌夜叹月, 几度意冷愁千结,艺魂一缕难泯灭… 1986年元月闵惠芬病重,在生死搏击之时,谱新曲一首,曲调充满 对亲人的眷恋,对恶运的抗争,对人类的祝福,对未来的期盼,最后 拨开乌云迎接明天,阳光灿烂照心田的意境。

首演纪录:
1986年5月在第十二届“上海之春”-“民族音乐会”专场首演,由 赵剑华二胡独奏,上海民族乐团协奏,瞿春泉指挥。
2000年 司徒汉、郑会武先生编配二胡与合唱版本,由闵惠芬首演,上 海歌剧院合唱队伴唱,在上海音乐厅进行合唱版首演。

获奖纪录:
1986年获第十二届”上海之春”创作二等奖

录音纪录:
1988年10月于中国上海首次录音,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霓裳曲》 浙江民间乐曲,闵惠芬1987年改编
 

乐曲解说:
这是一首流行在浙江一带的传统乐曲,现整理为胡琴曲。全曲共分五 段:玉兔东升,银蟾吐彩,皓月当空,嫦娥梭织,玉兔西沉,最后附 尾声。乐曲具有古风般的典雅优美,它悠扬动听的旋律和缓慢的节 奏,不禁使人联想起国画上见到的古代宫廷中载歌载舞的情景。正如 古诗所云:「仙乐飘飘处处闻,缓歌漫舞凝丝竹。…风吹仙袂飘飘举, 独似霓裳羽衣舞。」 

录音纪录:
1987年5月于中国上海第一次录音
2001年于中国上海实况录像,独奏
2001年于中国北京第二次录音
2004年2月9日于美国纽约第三次录音,美国华人组织的小乐队伴 奏

乐海琴韵-霓裳曲(节录)

影片网址: http://youtu.be/TObmhAguIJs

 

 


《闲居吟》 刘天华作曲
 

乐曲解说:
刘天华作于1928年暑假。乐曲中带有假日休闲的生活意趣。旋律轻 妙,并用了从未在二胡上用过的泛音。这一年国乐改进社成立了。他 的心境比较愉快,但仍面临不少困难。在第三段与第五段可以感到他 内心的期望与牵挂。 乐曲一开始是一段如歌的旋律,舒缓,悠闲自得。接着节奏轻快,乐 曲反复加花演奏;第二段节奏又转慢,反复吟唱,抒情中略带点忧 思;后一段快板转入慢板。整个曲子在体现作者反朴归真,怡然自得 的同时又表达了对事业的思虑及对未来的憧憬,也流露了他对民族音 乐事业的宏大理想与能否按照自己的意愿得到实现的忧虑心情。

录音纪录:
1981年于中国上海第一次录音,独奏
1987年于中国上海第二次录音
1993年于中国上海第三次录音,丁言仪扬琴伴奏
1996年于中国上海第四次录音,丁言仪扬琴伴奏
2004年2月9日于美国纽约第五次录音,李立群扬琴伴奏

 

 


《良宵》 刘天华作曲

刘炬

乐曲解说:
原名《除夕小唱》,作于1927年。当时,国乐大师刘天华先生改进 和发展民族音乐的志向已初步取得了成果。1927年农历除夕,刘天 华的几个学生到他家里过年,院外一片辞旧迎新的炮竹声,室内温暖 如春,几盆鲜花暗香盈袖,佳节充满了诗情画意。刘天华心情极好, 事业的成功使他对新的一年充满自信,在这除夕夜的欢乐气氛下,他 兴致勃勃地表示要作一曲以纪念佳节之乐,于是拿起二胡边拉边记 谱,乐曲倾刻而成。这首一气呵成的即兴之作便是二胡独奏曲《良 宵》。这也是他作品写作时间最短、最易学会,也是最受欢迎的一曲。

录音纪录:
1981年于中国上海第一次录音,独奏
1990年于中国上海第二次录音,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1995年3月于苏联莫斯科第三次录音,张国勇指挥俄罗斯爱乐乐团 
1996年于中国上海第四次录音,闵乐康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2006年于中国北京第五次录音,刘炬指挥中国电影交响乐团

乐海琴韵-良宵(节录)

影片网址: http://youtu.be/qPiRZztw3ao

 

 


《月夜》 刘天华作曲
 

乐曲解说:
此曲是刘天华二胡取代表作之一,作于1918年夏天。当时刘天华在 月下纳凉,不禁触景生情,信手操起二胡望月抒怀,乐思如流,写成 了此曲的初稿,经过六年修改后定稿。旋律舒展柔美,委婉质朴,在 以级进为主的旋律进行中,不时出现六度、七度和八度的大跳音程, 跌宕生姿、不拘一格。 全曲共分三段,主要采用展演的旋法,如春蚕吐丝,连绵不断;每段 尾句是固定终止型,具有一唱三叹的特点,好似作曲家由衷的赞叹 声。全曲虽有月白风清的意境,但更多的是对感情抒发及志趣流露的 描述。乐曲第一段是写景,描写静夜中清风明月;第二段则以充满表 情的吟诵格调,描写月下的人物,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第三段以短 小的快板达到全曲高潮,然后于再次拉宽的节奏和十分平稳的旋律中 结束,留下的是一片回味无穷的宁静。

录音纪录:
1987年11月12日于中国广州录音,瞿春泉指挥广州民族乐团
1990年于中国上海第二次录音,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1995年3月于苏联莫斯科第三次录音,张国勇指挥俄罗斯爱乐乐团 
1996年于中国上海第四次录音,闵乐康指挥,上海民族乐团伴奏

 

 


《寒鸦戏水》 1988年闵惠芬根据潮州音乐郭鹰传谱改编,夏飞云配打击乐伴奏谱


郭鹰


夏飞云


演奏寒鸦戏水时的生动表情

乐曲解说:
乐曲保留了潮州音乐的浓郁韵味,一改原曲的哀愁气氛,夸张地表现 了野禽水鸟在水中嬉戏的活泼姿态,并大胆的吸收西安鼓乐《鸭子拌 嘴》的表现形式,用一组潮州锣鼓为独奏之二胡作伴奏,生动地表现 了「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境。

首演纪录:
1988年5月7日第十三届“上海之春”音乐会开幕式“水上音乐舞 蹈晚会”,由闵惠芬于上海游泳馆水上舞台首演,丁言仪等四人打击 乐伴奏;首演后未久,经萧白镛建议,修改为现今版本。

录音纪录:
1991年于中国广州第一次录音,中国民乐家艺术团伴奏
1993年于中国上海第二次录音,丁言仪、张干富等打击乐伴奏
1998年11月4日于中国上海东方电视台第三次录音,上海民族乐 团小乐队伴奏
2000年11月13日于加拿大第四次录音,梁维新等打击乐伴奏 
2001年于中国北京第五次录音,李真贵等打击乐伴奏 
2007年3月9日于中国香港实况录音,香港中乐团伴奏
2007年4月29、30日于中国北京盛世弦和音乐会实况录像,田超等 打击乐伴奏

乐海琴韵-寒鸦戏水(节录)

影片网址: http://youtu.be/vH7l65glhXc


二胡协奏曲《诗魂》--献给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  徐仪曲

台湾福茂公司拍摄诗魂专辑封面

乐曲解说:
第一乐章 正魂辞
凝望苍穹悲千古,俯瞰神州倾丹心。

第二乐章 醉魂令
朦胧握甘泉,漫歌舞狂颠。 醉月遥相视,对笑影成三。

第三乐章 聚魂篇
云波雾海觅沈浮,晓风旭日腾无极。

首演纪录:
1988年闵惠芬于中国上海首演第一乐章 

录音纪录:
1988年10月于中国上海首次录音,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乐海琴韵-诗魂(节录)

影片网址: http://youtu.be/XfClXVfZVKM

 

 


《丰收》 王乙1953年作曲


王乙


与恩师王乙先生合影

乐曲解说:
乐曲以江苏吴县农村挑河泥号子作为创作素材加以发展变奏,描写丰 收后的欢快景象。引子以一空弦和下行的五声调式音阶交替,由弱渐 强,又由强渐弱,似见农村田间一行行肩挑丰收粮的队伍在行进。第 一段音乐主题仿真劳动号子与乐队,互为呼应,此起彼伏,第二段音 乐主题选自悠扬的吴江田歌,而后又回复到第一段主题演奏,情绪更 为热烈,第三段音乐主题发展为歌唱性乐段,间夹二胡模拟锣鼓声, 连跳弓的运用将音乐推向高潮。

录音纪录:
1988年10月于中国上海第一次录音,上海民族乐团小乐队伴奏
1990年于中国上海第二次录音,上海民族乐团小乐队伴奏


二胡协奏曲

《第一二胡协奏曲》

 关乃忠曲,1987年创作


关乃忠


黄安源


参加首届香港艺术节演出第一二胡协奏曲

乐曲解说:
这是一个标准的协奏曲,第一乐章是奏鸣式,第二乐章是 三部曲式,第三乐章是回旋奏鸣曲,二胡的技巧极为高超,与乐队交织成一首青春的颂歌。 第一乐章是朝气勃勃的快板,主题采用附点音符的跳进写成,充满对 虔诚的向往。发展部开始像一场急风暴雨,再现部在胜利的号角中开 始,而副题变成了一个颂歌,继而在二胡的高音曲用泛音奏出主题, 定音鼓在低音曲也轻轻敲出主题,逐渐加快形成一个简短的结尾。 第二乐章可称为“夜歌”,第一主题略带一些忧愁,而中部的第二主 题则是舞蹈性的,再现时两个主题迭在一起出现。 第三乐章是一个粗旷的快板,主题极为简单,由一个三个音的动机组 成,节奏极富特色;第二主题是一个优雅的舞曲,在乐曲的结尾回顾 了第一乐章的主题。

首演纪录:
1987年12月19日黄安源于台北与台北市立交响乐团首演,
1988年5月20日黄安源于香港与香港中乐团首演改编后之中乐版 本。
录音纪录:
1989年2月13日于香港演出实况录音,关乃忠指挥香港中乐团


《渔舟唱晚》 古曲,曹正、朱郁三改编

曹正

乐曲解说:
本曲的标题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 之滨」的诗句,原为古筝独奏曲,后改编为二胡独奏曲。乐曲主要描 绘了古中国江南水乡泽国,渔舟唱晚、如日西下,渔民们满载鱼虾, 荡舟而归,一幅江山太平、丰衣足食的美丽景象。自20世纪30年代 以来,此曲广为流传,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旋律悠扬、明朗、 开阔,徐徐清风,粼粼波光,随音乐泛起,一派悠然自得之趣,诗情 画意宛然在目。

录音纪录:
1993年于中国上海第一次录音,马晓兰古筝伴奏
2000年11月13日于加拿大第二次录音,李炜古筝伴奏

乐海琴韵-渔舟唱晚(节录)

影片网址: http://youtu.be/huyJylEi8EI

 

 


《阿美族舞曲》  周成龙编曲,1989年

周成龙

乐曲解说:
台湾花莲、台东地区的阿美族音乐丰富而又多彩多姿,因其曲调简洁, 旋律动人,节奏明朗有力,最适合载歌载舞之用。编曲周成龙先生对 于台湾的民间音乐经过广泛的研究,根据阿美族民谣《赏月舞曲》和 《杵歌》创作来表现阿美族青年月下相会,载歌载舞的民俗风情。

录音纪录:
1989年4月于中国上海首次录音,上海民族乐团小乐队伴奏
1990年于中国上海第二次录音,上海民族乐团小乐队伴奏
1998年于中国上海音乐会实况录像,上海民族乐团小乐队伴奏

 

 


《草螟弄鸡公》  周成龙、闵惠芬1989年编曲
 

乐曲解说:
民谣《草螟弄鸡公》在台湾可谓家喻户晓。原型为男女(一老一小) 对唱,幽默风趣。二胡独奏创造性运用二胡和唢吶卡腔对奏形式,并 以极高音为草螟的鸣叫、远距离蹦跳、连顿弓(飞弓)创造鸡公形象, 该曲以各种特技和即兴自由的演奏,生动表现足智多谋的草螟最后斗 败了耀武扬威的鸡公。

录音纪录:
1989年4月于中国上海首次录音,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2006年8月20日台湾新竹演出实况录像,刘江滨指挥新竹市立青少 年国乐团

乐海琴韵-草螟弄鸡公(节录)

影片网址: http://youtu.be/jYuaUXviqgE

 

 


《海祭》 闵惠芬改编,1989年
 

乐曲解说:
山伯英台是台湾歌仔戏的正宗哭调,哭调仔因连歌带哭而称之。为用 于戏中表示悲哀、怨叹和感伤的曲调,在戏里苦旦是唱得最多的角 色。本曲以叙事的手法描写了一个农家妇女面对茫茫大海,回忆心 酸、悲愤的身世,呼唤已去的情人。二胡演奏中哭腔的模仿,运弓的 抑扬顿挫以及乐团用埙的穿奏,更使感情的波澜如海潮般的起伏跌 宕。

录音纪录:
1989年4月于中国上海首次录音,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翻身歌》 张撷诚作曲、王国潼编曲

王国潼

乐曲解说:
1964年根据张撷诚创作的板胡曲《翻身不忘共产党》改编而成。乐 曲具有浓郁的河南音乐风格,表现了劳动人民对旧社会苦难生活的控 诉和翻身得解放的喜悦心情。

首演纪录:
1964年王国潼于北京首演

录音纪录:
1990年于中国上海第一次录音,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怀乡行》 陆修棠作曲

陆修棠

乐曲解说:
作者感怀日寇侵略,对平民百姓施行残暴,悲愤交加之中,疾书挥弓, 乃成此曲。音乐倾诉他对惨遭蹂躏的父老乡亲的无限怀念,以及对仇 敌的无比愤怒。

录音纪录:
1990年于中国上海第一次录音,丁言仪扬琴伴奏
1990年于中国上海第二次录音,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2007年于中国香港实况录音,阎惠昌指挥香港中乐团

 

 


《拉骆驼》 曾寻1954年作曲
 

乐曲解说:
此曲采用两首内蒙古民歌改编而成。第一段描写了牧民们行进在宁静 的草原上引吭高歌的情景,第二段展示出一幅辽阔无边、美丽如画的 草原景象,第三段描绘人们欢畅的心情,形成全曲的高潮,第四段是 再现,最后四小节以渐慢、渐弱的手法,表现骆驼队逐渐地远去。全 曲在演奏时,必须注意用模拟马头琴演奏中的滑指技巧,乐句的音色 强弱对比和装饰音的自由度。

录音纪录:
1990年于中国上海第一次录音,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2006年于中国北京第二次录音,刘炬指挥中国电影交响乐团

 

 


《烛影摇红》  刘天华作曲
 

乐曲解说:
创作于1932年5月,是刘天华先生的最后一首二胡作品。作者藉由 广东小曲中的标题用三拍子写成,是一首舞曲,在人们眼前展现了一 派华丽、辉煌的舞会场面。乐曲情绪欢快,婆娑而舞,在华丽激情的 曲调中蕴含着悲哀和惆怅,其含义深刻,令人回味。

录音纪录:
1990年于中国上海第一次录音,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1995年3月于苏联莫斯科第二次录音,张国勇指挥俄罗斯爱乐乐团 
1996年于中国上海第三次录音,闵乐康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光明行》 刘天华作曲
 

乐曲解说:
此曲是刘天华先生于1931年春天所作的一首二胡独奏曲,是作者第 一手以进行曲式来创作的民族器乐曲,旋律刚劲豪壮,节奏性强,乐 曲结尾模拟军号声,富有勃勃朝气,可以说表现了刘天华的无畏毅 力,能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对光明前途的乐观自信,而实际的创作动机 却是刘天华先生有感于外国人多贫笑中国萎糜不振,特别创作此曲来 证其误。

录音纪录:
1990年于中国上海第一次录音,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1996年于中国上海第二次录音,闵乐康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定弦曲》 闵惠芬作曲
 

乐曲解说:
这是一首为演奏者在演奏之前定弦而创作的乐曲。定弦的方法为:先 听几小节乐队的引子作为标准音高,然后开始调音。本曲大量运用空 弦音和自然泛音,演奏者可和着录音定音,如觉得已和录音带上的音 高一样了,即可试着同时拉一遍。若还不准,可再重复调试,直至手 中的二胡与录音共振产生共鸣。

录音纪录:
1990年于中国上海第一次录音,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山村变了样》  曾加庆1958年作曲

曾加庆

乐曲解说:
此曲以轻快优美、纯朴清新的民歌风博得了广大听众的喜爱。它的音 乐主题为上下对称句,简洁而个性鲜明,多次反复扩展变化,使人听 一遍就能留下深刻印象。它的华彩乐段写得多采多姿,展现了一幅山 区人民辛勤劳动、改变家园的创业画面。

录音纪录:
1990年于中国上海第一次录音,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田园春色》 陈振铎1941年作曲

陈振铎

乐曲解说:
四川的四月,正是春暖花开,万象更新,农田忙碌的季节。乐曲形象 地表现了这种清新美丽、富有生气的田园春色,以此激发人们对祖国 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录音纪录:
1990年于中国上海第一次录音,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一点红》 郭鹰传谱,闵惠芬订弓指法
 

乐曲解说:
此曲是潮州音乐的名曲,曲调流畅活泼,具有独特的韵味。全曲分为 四的段落,开始为中速,第二、第三段为第一段主题的变奏和加花, 第四段为第一段的再现。四段随着情绪的不断高涨而渐渐加快,全曲 一气呵成。

录音纪录:
1990年于中国上海第一次录音,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大车谣》  山西民歌
 

乐曲解说:
此曲是山西民歌,闵惠芬作为用来练习换把和揉弦的教材,继动听又 适合于训练,曲调富有歌唱性,并带有几分忧伤的感情。

录音纪录:
1990年于中国上海第一次录音,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小花鼓》 刘北茂1943年作曲

刘北茂

乐曲解说:
这是刘北茂先生专门为儿童创作的二胡曲之一。乐曲描写了新年到来 时,锣鼓喧天,歌声悠扬,儿童们兴高采烈地打起小花鼓来欢度节日 的情景。曲调轻快、流畅、活泼,极富情趣。

录音纪录:
1990年于中国上海第一次录音,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黄水谣》 洗星海曲

洗星海

乐曲解说:
此曲是《黄河大合唱》中的一首歌,为一首新型的民谣体歌曲,将之 移植为二胡独奏曲。根据原曲歌词内容表现出三个感情层次:第一段 深情赞美哺育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抒情中蕴含着严峻的气氛,第 二段由沉重的痛苦转入满腔悲愤,第三段主部再现为更深沉的倾诉。 

录音纪录:
1990年于中国上海第一次录音,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北京有个金太阳》 藏族民歌,蒋才如1964年编曲

蒋才如

乐曲解说:
此曲主题选自同名藏族民歌,由引子和三个乐段组成。 引子由笛子奏出高亢的旋律,表现了青藏高原绮丽峻伟的风光。第一 段主题展开,情绪活泼、欢快,表现藏族人民欢庆节日的热烈舞蹈场 面。第二段以抒情优美的〝弦子〞(藏族民间歌舞)音调为主旋律, 深情地表现出西藏人民的幸福生活。第三段主题再现,以更加热烈、 欢快的情绪结束全曲。

录音纪录:
1990年于中国上海第一次录音,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采花》  鲁日融编曲

鲁日融

乐曲解说:
此曲根据陕西东路同名迷胡清唱曲改编,全曲轻快活泼,舒展流畅, 富有浓郁的地方风味。

录音纪录:
1990年于中国上海第一次录音,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二胡协奏曲

《科拉沁草原的传说》

周成龙作曲

萧白镛

乐曲解说:
原为根据内蒙古流传的民间故事而作的中胡协奏曲,现以中音二胡演 奏,乐曲内容可分为三部分:
一、轻缓引子展现出美丽辽阔的草原,勇敢猎人和美丽勤劳的妻子过 着幸福生活。
二、凶残的王爷垂涎猎人妻子的美貌,横加迫害,破坏他们幸福的生 活。
三、勇敢的猎人坚贞不屈,用智能与毅力对恶势力不断抗争,终于战 胜王爷,与妻子重过幸福的日子。

首演纪录:
1989年萧白镛于上海首演

录音纪录:
1990年12月中国上海第一次录音,夏飞云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忆秦娥》 周成龙作曲

马晓晖

乐曲解说: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本中胡曲根据以上李白之词意写成。

首演纪录:
1989年马晓晖于上海首演

录音纪录:
1990年12月于中国上海第一次录音,夏飞云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2001年于中国北京第二次录音

 

 


二胡协奏曲《夜深沉》 刘念劬曲,1990年4月完稿

刘念劬

乐曲解说:
这是一首由三个乐章组成的富有悲剧色彩的二胡协奏曲。乐曲意念取材于古代「楚汉相争」的历史故事中,霸王别姬的悲壮情节。乐曲融入了中国京剧曲牌《夜深沉》、《南梆子》及琵琶古曲《霸王卸甲》中的某些素材。作曲家汲取其古风神韵,运用现代作曲技法,把京剧中的柔板、鼓乐和剑舞音乐融炼于旋律之中,生动地表现出霸王项羽与爱妃虞姬生死不渝的爱情,以及他们在垓下大战之前的悲壮诀别。本曲是刘念劬为勉励病榻上的闵惠芬重返舞台的勾指之作。

首演纪录:
1991年5月10日闵惠芬于第十四届“上海之春”-“民族管弦乐” 专场首演

获奖纪录:
1991年第十四届“上海之春”刘念劬和闵惠芬分获“优秀创作奖” 和“优秀演奏奖”。

录音纪录:
1998年于中国上海音乐会首次录像,闵乐康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2007年6月于中国北京首次录音,刘炬指挥中国广播民族乐团

 

 


二胡协奏曲《绝谷探道》 瞿春泉根据京剧音乐编曲

瞿春泉

乐曲解说:
《绝谷探道》是京剧《杨门女将》的著名场面之一。二胡协奏曲《绝 谷探道》采用京剧音乐作素材,发挥二胡的演奏特色,通过二胡表现 穆桂英夜探绝谷的情景,时而挥鞭趟马、时而艰难行进的景象贯穿了 乐曲始终。在二胡的勾勒和乐团协奏的烘托下,穆桂英、杨文广、杨 七娘等人的纵马越涧,还有白马的嘶鸣腾蹄,跃然眼前。

首演纪录:
1992年10月闵惠芬于上海兰心大戏院首演,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 团

录音纪录:
1997年于中国上海第一次录音,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二胡协奏曲《川江》 杨宝智曲,1984年创作

杨宝智

乐曲解说:
引子:清风、晨雾 蜀水、浊浪在咆哮、汹涌澎湃。 清风吹散着江面的晨雾,神女峰上的放牛娃吹着悠扬的竹笛。
I.山川、号子、激流、险滩 川腔高腔风格的主题似乎充满着对未来的希望,憧憬着美好的 人生。
II.沉思、企盼 饱经风霜的老船夫在向人们叙述他苦难的人生和丰富的阅历。 III.花灯、弹戏
欢乐的锣鼓迎来迟到的春天。

首演纪录:
1992年9月11日闵惠芬于四川蓉城红旗剧场首演,1994年3月起演 奏修改后版本,修改版本首演于香港,石信之指挥香港中乐团 协奏

录音纪录:
1995年9月4日于台湾台北实况演出全曲录音及录像,关乃忠指挥 台北市立国乐团
2006年于中国北京第一次录音(第一乐章),刘炬指挥中国电影交响 乐团

乐海琴韵-川江第一乐章(节录)

影片网址: http://youtu.be/alrSSfAPGeU

 

 


《昭君出塞》  1995 年根据红线女粤剧同名唱腔编曲


房晓敏


粤剧:红线女

乐曲解说:
音乐表现古代美女王昭君,为了维护边关和平安宁,毅然出塞北国和 亲。在边塞,昭君回眸故国家园,对父老乡亲深情怀念,但仍然义无 反顾,走向茫茫荒原。

录音纪录:
1997年于中国上海第一次录音,袁先生指挥上海民族乐团协奏
2007年3月9日于中国香港演出实况录音,阎惠昌指挥香港中乐团
2007年6月于中国北京第二次录音,刘炬指挥中国广播民族乐团


《游园》 顾冠仁1995年根据昆曲音乐编曲

顾冠仁

乐曲解说:
乐曲根据昆曲音乐《牡丹亭》中的经典唱腔《游园》一段音乐移植而 成。它典雅优美,极具中国古典戏曲音韵之美,表现古代女子杜丽娘 憧憬自由美好生活,伤春感怀的心情。

录音纪录:
1997年于中国上海第一次录音,上海民族乐团小乐队伴奏
1998年于中国上海音乐会首次录像,上海民族乐团小乐队伴奏
1998年11月4日于中国上海东方电视台第二次录音,上海民族乐团 小乐队伴奏
2000年11月13日于加拿大第三次录音,李炜古筝伴奏 
2007年3月9日于中国香港演出实况录音,罗晶等古筝伴奏

乐海琴韵-游园(节录)

影片网址: http://youtu.be/XwPCZTYnrQo

 

 


《绣荷包》  


许帼华


闵小芬


王梓静

乐曲解说:
顾冠仁根据沪剧唱腔音乐及江南丝竹技法改编。原曲为沪剧名段“十 绣腔”。音乐描绘美丽的江南少女手持银针彩线,要绣尽天下美景。 该曲速度由慢到快,好像长长的丝线由长到短,最后化作千百只小鸟 飞向天空。

首演纪录:
1997年5月11日闵惠芬于中国上海第十七届“上海之春”-“上海 民族乐团新作品专场音乐会”假上海音乐厅首演,上海音乐学院附中 八位女生琵琶伴奏

录音纪录:
1997年5月11日于中国上海首演实况录像
2004年2月9日于美国纽约第一次录音,闵小芬琵琶伴奏
2007年3月9日于中国香港演出实况录音,王梓静琵琶伴奏


《花灯腔》 周成龙根据云南、贵州花灯编曲
 

乐曲解说:
这是一首采用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节奏创作的二胡独奏曲。作品旋 律明快,优美,富有民族风格和特色,节奏鲜明热烈,生动地体现了 劳动人民在传统节日张灯结彩、载歌载舞的欢乐情绪,充分运用二胡 的各种演奏技巧,表现出一幅生动的民俗节日画面。

录音纪录:
1997年中国上海第一次录音,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黄梅小调-打猪草》 钱苑1995年编曲

姜克美

乐曲解说:
该曲用双二胡(高低不同定音的二胡)对奏的形式,根据安徽黄梅小调 编曲,它以高低二胡对奏的形式,表现牧童、村姑载歌载舞和猜谜问 答的乡野生活画面,乐曲保留了非常浓郁的民间歌舞特色,运用了模 进、重音及快弓等手法,表现出割草人热爱劳动的喜悦心情,充满了 质朴、乐观、明朗的民间情趣。

录音纪录:
1997年于中国上海第一次录音,闵惠芬低音二胡对奏
2007年于中国北京第二次录音,姜克美低音二胡对奏
2007年3月9日于中国香港演出实况录音,黄安源低音二胡对奏

 

 


《锡调吴韵》

(原名《双推磨》)

顾冠仁根据江苏锡剧音乐改编

王彬彬

乐曲解说:
锡剧名家王彬彬的代表作,也是磨面时唱得最多的锡剧。或男 或女在关键词故意加重音,拉长音,嗔怪时"打是亲,骂是爱"更显得 农俗中男女真情的表露。旋律音程直上直下的跳进,节奏明快,整个 场面欢快、活泼,前奏、间奏、尾奏等部分均有锣鼓加入予以烘托, 使情绪更为热烈,富有浓郁的地方气息和生活情趣。

录音纪录:
1997年中国上海第一次录音,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迷胡调》  鲁日融1958年作曲
 

乐曲解说:
鲁日融根据陕西秦川地区的小戏《迷胡调》改编而成。作品地方色彩 鲜明,乡土气息浓郁,风格特点时出。乐曲分别以陕西戏曲中的欢音、 苦音唱腔为素材,充分表现了人们心潮起伏,感慨万千的心情,结尾 中运弓开阔有力,碎弓热烈,表现了激昂激奋的情绪和坚定不移的信 念。

首演纪录:
鲁日融于1963年“上海之春”音乐会首演。

录音纪录:
1997年于中国上海第一次录音,瞿春泉指挥上海民族乐团
2004年2月9日于美国纽约第二次录音,李立群扬琴伴奏
2006年于中国北京第三次录音,刘炬指挥中国电影交响乐团

乐海琴韵-迷糊调(节录)

影片网址: http://youtu.be/mDiO7VzeBkg

 

 


《春天来了》  雷雨声1956年作曲
 

乐曲解说:
此曲曾于1957年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的民间音乐比赛获金盾奖 章。乐曲的旋律取材于福建民歌「采茶扑蝶」及云南民歌,表现出青 山绿水,春意盎然,采茶姑娘欢歌笑语的情趣;又以各种演奏技巧和 旋律发展手法,以及巧妙的双筝伴奏,多变化的复调和借鉴钢琴的伴 奏音型,增加场面的立体感,生动地表现了山泉淙淙,鸟语花香,人 人欢歌的明媚春天。

录音纪录:
2004年2月9日于美国纽约第一次录音,杨艺、陈怡荣古筝伴奏

 

 


《哀歌-江河水》(《悲歌》) 杨立青作曲

杨立青

乐曲解说:
此曲完成于1991年夏秋之交,由前中央乐团于同年9月首演于北京。 乐曲所用素材《江河水》(原名《江儿水》),系流行于辽南、潮汕等地 区的民间乐曲,旧时多用于「宣卷」等民间佛事中,音调委婉哀怨, 似表现佛家「有生皆苦」的思想。作曲家将之改编为协奏曲,并易名 为《悲歌》,更强调音乐形象的对比、冲突及贯穿发展的张力,以体现 佛教对人生的悲观感受,并表现人类超越时空的痛苦。

首演纪录:
1991年马晓晖与中央交响乐团首演,1998年进行修订。

录音纪录:
2006年于中国北京第一次录音,刘炬指挥中国电影交响乐团

乐海琴韵-哀歌 江河水(节录)

影片网址: http://youtu.be/FUxRVr1ANQA